当前位置:
刘凤义、计佳成、刘子嘉:高质量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7-27

摘要: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文章从就业的民生属性出发,在“择业”和“从业”两个环节的结合中,对就业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循环畅通及供求关系的数量和结构有机结合三个层次,阐明了高质量就业的特征和实现条件。文章最后提出我国推动高质量就业的思路,即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推动高质量就业、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中推进高质量就业、在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中改善就业质量、在完善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民生属性;就业质量;高质量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就业。2024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高质量就业进行学理化研究。

          

一、民生属性是认识就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业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范畴,与失业范畴相对应。无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都对就业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从民生属性出发的经济学研究较为缺乏。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就业的根本属性是民生属性,这是本文论证就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唯物史观的方法看,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自然经济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物质生产活动基本依托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这种条件下劳动者的生产活动依附于土地,就业与土地是紧密联系的,能否就业取决于土地的承载力。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私有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劳动力不可能在社会范围内自由转移和流动,也就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就业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则不同,其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代替了自然经济的小生产方式,市场成为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方式,劳动力成为商品。一方面,劳动力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转移和流动;另一方面,劳动者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变得一无所有。于是就业和失业就成为重要的经济现象,研究就业和失业也相应成为经济学的重要课题。

不同的经济学范式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思想不同。西方经济学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是从市场配置资源的角度进行的。这种研究可以对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但无法深入研究就业和失业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层原因,也就无法揭示就业和失业问题的本质。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分析不是仅仅停留在市场经济运行层面,还深入市场经济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如,马克思运用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原理,揭示了技术变革造成的失业现象。对于资本主义的失业,马克思不是把它简单视为“失业”,而是称之为“相对过剩人口”,而这个范畴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的经济原因,还揭示了失业的社会生产关系根源,显然比西方经济学更为深刻和科学。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出发,就业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上看,就业是指劳动者从市场中获得一份工作,出卖自身劳动力商品的活动,也就是劳动者的“择业”过程。在这一活动结束后,劳动者转变为雇佣工人。这是从市场经济表层关系认识的就业,西方经济学关于就业的研究基本上是从这一层次中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上展开的。从广义上看,就业不仅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从而获得一份工作的市场经济活动,还是劳动者为获得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让自身劳动力价值得到实现的重要途径,尽管这种实现可能是被迫通过劳动力买卖的形式完成的。也就是说,广义的就业不仅包括劳动者的“择业”活动,也包括劳动者的“从业”活动,后者是指劳动者实际从事某种职业,目的是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也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就业的狭义定义对于单纯分析数量关系层面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很合理的定义,这是因为从西方经济学出发,就业的数量问题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供求问题,是劳动力要素的配置问题,劳动力商品能否正常买卖是其本质内容。但是,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劳动力商品交换的背后是劳动者成为雇佣工人,也就是“雇佣关系”的形成。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之所以要成为雇佣工人,本质上是因为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因此,对于劳动者而言,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并不是就业的根本目的,就业是劳动者自身劳动力得以实现的核心途径,从积极意义上看是劳动者“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劳动者通过就业活动获得一份工作,不仅可以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并发挥自己的劳动力,也通过生产过程获得劳动报酬,从而再生产出自己和家庭的劳动力,进行个人消费活动,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甚至客观上拥有了迈向劳动者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尽管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法实现的。劳动者寻找工作,不仅仅关心能否获得一份工作,更关心这份工作与自身发展的内在关系,其中包括工作的稳定性、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劳动报酬等。这些不仅是劳动者关心的就业的真实内容,更是劳动者的劳动力高质量再生产的内在要求。对于劳动者而言,就业不仅仅意味着能否获得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对劳动者本人及家庭的劳动力实现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具体影响。    

由此可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应只考虑狭义层面上的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就业也不仅仅是劳动者能否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一份工作的问题,而是事关劳动者及其家庭如何合理使用和再生产劳动力,进而实现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因此,就业本质上具有民生属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民生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基本的民生活动可以归结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民生需要既包括维持生存的需要,也包括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因此,民生具有层次性。在民生活动中,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消费活动满足了他们生存、发展和享受等不同层次的生活需要,特别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生活需要满足的角度出发,就业活动对于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影响在于,劳动者是在什么层面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从而实现自身的劳动力。这就可以进一步划分出实现不同层次劳动力发展的就业类型,比如满足生存需要的就业、满足发展需要的就业和满足享受需要的就业。

          

二、就业质量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量是“在人们对事物的基本质持肯定态度的前提下,反映事物及其发展对其基本质的肯定程度的范畴”。依据民生属性层面对就业这一范畴的理解,就业质量可以理解为就业活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劳动者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实现程度。对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关键在于找出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由此探究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主要路径,从而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劳动者的民生,更好地促进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由于就业活动在广义上包括劳动者的择业和从业两个方面,因此,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择业和从业这两个过程对劳动者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影响展开分析。   

(一)从劳动者择业环节看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

择业环节是指劳动者出卖自身劳动力商品并获得工作机会的过程,是狭义上的就业活动。在这一环节中,择业质量关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劳动者的个人素质(技能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工作经验等)会直接对劳动者的择业机会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看,拥有稀缺技能或者较高学历的劳动者往往会在劳动力市场中更易获得就业机会。同时,劳动者就业机会的获取也直接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相关,岗位信息的开放与获取、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及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机制的完善与否等,都会对劳动者的择业质量产生影响。

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来看,劳动者的择业环节也是社会生产的流通环节,反映的是市场中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关系,体现的是市场经济表层的交换关系。从流通环节看,择业属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环节。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都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这是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必要前提。对于劳动者而言,就业作为“择业”活动,是劳动者参与直接生产过程从而获得劳动报酬的必要前提。在市场经济中,流通环节中劳动力资源的供需总量和配置结构组成了劳动者的就业环境,这一就业环境直接影响着劳动者能否顺利参与直接生产及所获劳动报酬的数量,从而构成影响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说,没有择业活动,劳动者也就没有工作,也就无法获得劳动报酬,从而失去了民生保障的物质条件。因此,择业质量关乎劳动者获得工作的机会大小,是就业质量的首要组成部分,是从市场供求关系中反映劳动者就业活动的充分程度。    

(二)从劳动者从业环节看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

从业环节是指劳动者在获得工作机会后,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支出劳动力并最终获得劳动报酬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和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过程。从业质量关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发展问题。首先,在劳动力的消费过程中,工作本身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是构成从业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工作条件方面,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安全性、劳动保障制度等会直接影响从业质量。在工作发展空间方面,职业晋升和发展渠道、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及劳动关系等是影响从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补偿过程中,也就是收入分配环节中,劳动报酬的水平、稳定性及是否按时支付等是影响劳动者从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出发,劳动者的从业环节涉及了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消费和分配这三个环节。从生产和消费环节看,劳动者在从业过程中运用体力和智力从事劳动,这既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也是劳动者劳动力的消费过程,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直接影响创造剩余的水平,也体现劳动力的消耗程度。如果劳动力的劳动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虽然会增加剩余价值的产生,但可能导致劳动者消耗的体力和脑力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如果劳动环境恶劣,也有可能导致劳动力的过度消费或者“超前”消费。此外,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劳动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休闲时间的长短,进而影响劳动力再生产的质量。劳动者的收入是在分配环节中获得的,对于劳动者而言,获得劳动报酬是就业的直接目的,劳动报酬的水平决定了劳动者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劳动者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劳动者所处的收入分配水平,直接影响劳动力被消费后能否通过相应生活资料的补偿再生产出来;即使能再生产出来,还存在是高质量地再生产出来,还是平均质量地再生产出来,又或者是低质量地再生产出来等各种情况。因此,从分配环节来看,劳动者的就业活动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劳动力再生产质量,关乎劳动者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水平。    

(三)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与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广义的就业内涵出发来认识就业质量,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显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体系。同时,在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质量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从根本上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从生产力层面来看,一方面,在劳动者的择业过程中,劳动者面临的就业机会数量、结构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约束。社会生产力的客观发展会节约劳动时间,带来就业岗位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例如很多新兴岗位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劳动者的就业选择,为劳动者提供了体现自身多样化能力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在从业过程中,更发达的生产力意味着更好的劳动条件、相对更高的收入水平,从而使从业质量能够达到的上限更高。因此,生产力的客观发展推动着就业质量的提升。但是,生产关系决定了特定生产力发展阶段就业质量所能达到的相对水平。这是因为,劳动者的就业活动受到社会生产目的的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目的会塑造一定的就业规模和结构,并主导劳动收入的分配环节,从而对就业质量产生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对就业的性质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就业的性质必然是服从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被最大限度压低在满足生存需要的程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虽然在形式上是商品,就业活动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但在内容上已经不是真正意义的商品,劳动者创造的剩余部分要以共享的形式加以分配,而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满足人民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必然要求。    

就业质量的评价是个动态过程,就业质量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因素会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发展变化。一方面,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或者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同,就业的内容和要求也不同,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过去属于高质量的就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能成为低质量的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之中,而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就业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从而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也不同。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所有者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与劳动者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并不一致,这意味着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就业质量的内容和水平对于劳动者的民生改善和保障而言是低质量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经济发展是直接满足劳动者民生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者就业质量的提升具有内在一致性。    

三、高质量就业的基本特征与实现条件  

“高质量”是反映经济活动目标要求的重要范畴。我国提出高质量就业是从就业的民生属性出发,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来认识就业问题。高质量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对于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而言,在学理层面上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经济有机体的循环畅通及市场供求关系的规律体系等方面展开。同样,高质量就业也是服从于高质量发展这一分析逻辑的,因此,可以从这个分析逻辑出发认识高质量就业问题。

(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中理解高质量就业

从生产力层面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社会分工也不断深化,劳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一方面引致既有就业岗位的淘汰与革新,另一方面则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会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就业岗位的内容、数量与结构,是就业质量变化的物质基础。对于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而言,这体现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能够有效适应分工技术变化带来的就业岗位变化。这反映在市场中,表现为劳动力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保障劳动者的择业质量。

从生产关系层面看,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这也是从民生属性出发理解高质量就业的核心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就业是劳动者运用自身的劳动能力为社会做贡献的基本环节,是完成自身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更是社会经济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支撑。对于劳动者而言,通过就业活动,劳动者可以获得劳动报酬,从而购买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消费资料。同时,劳动者在从业活动中劳动力的消耗情况,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高质量就业意味着一方面,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能不断满足劳动者的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从而有效促进劳动者的劳动力再生产;另一方面,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具体的劳动过程不仅仅是劳动者消耗自身劳动力的过程,更是劳动者重要的实践机会。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不仅可以巩固和提升既有生产技能的熟练度,还可通过“干中学”等方式习得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成果。同时,高质量就业还意味着劳动力的消耗情况应该依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得到改善。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革,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长也会出现相应调整,特别是为劳动者参与教育和文娱等高层次需要满足活动提供有效能力和充足的空闲时间,从而实现劳动力的高质量再生产,提升和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质量的劳动力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联系来看,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意味着能够通过就业活动有效协调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会带来就业岗位的显著更新和发展,这在客观上对劳动者的择业活动形成挑战。劳动者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活动更新和发展自身的劳动能力,特别是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新工作岗位的客观标准。这就要求劳动者在从业过程中获得的报酬及劳动力的消耗情况,能够支撑劳动者去参与教育培训等发展自身劳动力的高层次需要满足活动。因此,在这一层面,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离不开教育培训活动发挥重要职能,劳动者接受合格且充分的教育培训可以直接提高从业质量、保障择业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循环畅通中理解高质量就业

高质量发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这客观要求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都要循环畅通。具体而言,在生产环节,要继续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分配环节,要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消费环节,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在流通环节,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高质量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再生产各环节的循环畅通中,特别是需要就业活动中劳动者择业活动与从业活动实现有效衔接。

对于我国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而言,上述要求首先意味劳动者的从业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劳动者的从业环节涉及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环节。从生产、分配和消费相结合的视角来看,一方面,劳动者在从业环节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劳动者能够积极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丰富成果,也就是说,更发达的生产力能够为劳动者创造更好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获得相对更高的收入,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消费,实现劳动力的高质量再生产,切实改善和发展劳动者的民生;另一方面,劳动者在从业环节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劳动者在更大程度上共享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满足更高层次生活需要的消费活动来发展自身的劳动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生产过程的提质增效,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人才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劳动者民生的改善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还以劳动者择业质量的有效提升为保障。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社会生产中各环节的循环畅通来实现,而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则需要实现劳动者择业过程和从业过程的有机衔接。这是因为在从业过程中,生产力的客观发展会带来劳动者就业岗位和劳动能力的变革与发展,这要求劳动者调整或者更换现有工作岗位,而且社会中也同时存在大量新加入的劳动者,这在客观上产生了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要求,意味着劳动力资源需要合理流通和转移。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流通一方面在生产力层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之间的有效结合,满足产业发展对于技术人才的客观需要,实现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保障劳动者能够从事合理且合意的工作岗位,取得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报酬,以完成自身的劳动力再生产。

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就业民生属性各方面的全面提升,单独某一方面的提高不能说明实现了高质量就业。例如,以增加劳动强度为代价提高劳动报酬,或者以削减工作效率为代价降低劳动强度,这样的就业水平都不是高质量就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就业模式,高质量就业要求在就业过程中的择业环节和从业环节,劳动者都能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这样才能兼顾经济发展效率和民生福祉,真正高质量地发展就业的民生属性。再者,高质量就业是一个宏观视角下的命题,是全体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不是一部分人的高质量就业。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与全体人民息息相关,只有当全体劳动者的生活需要通过就业得到高水平满足时,才可以说就业的民生属性得到高质量实现。当一些经济部门的发展以另一些经济部门的损失为代价、一些劳动者的收入增长以其他人的低收入乃至失业为代价时,这些在部分行业、部分劳动者中存在的就业红利不符合高质量就业的形态。    

(三)从供求关系的数量和结构有机结合中理解高质量就业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关系的表层体现,直接反映资源配置的数量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供求关系分析在于揭示供求关系背后的基本经济规律,也就是不仅要寻找资源配置中的数量关系,还需要寻找这些数量关系背后的结构关系,也就是哪些资源可以配置及配置的结果。对于劳动者的就业活动而言,劳动者的择业活动作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过程,直接反映了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关系,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价格变化。而劳动者的从业活动则反映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中数量关系背后的结构关系,决定了劳动力资源的定价水平。从劳动力市场本身出发,我们只能看到劳动者的就业率、就业专业或岗位等数量关系,而看不到劳动者的从业情况。从供求层面出发看劳动力的高质量就业,就不能简单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供求之间的数量是否平衡,还要看这种平衡背后的结构关系,实现总量和结构的相互协调。    

对于实现我国劳动者的高质量就业而言,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优化提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是提升劳动者择业质量的直接途径。但同时,还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机制,尤其是有效处理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动态平衡,切实提升劳动者的从业质量。从供求关系层面来看,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就业,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对于劳动者就业的积极影响。一方面,要推进公有制企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积极吸纳就业,并发挥公有制经济作为“普照的光”的积极作用,带动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提升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改善就业环境,提升劳动者的从业质量。另一方面,要有效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对于劳动者择业质量提升的积极作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有效吸纳不同年龄层次和学历水平的劳动者就业,实现就业机会的普及和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提升劳动者就业的充分性。同时,有效规范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活动,逐步引入合理的劳动者竞争机制,提升劳动力市场的配置效率。

          

四、实现我国高质量就业的思路    

推进高质量就业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推进高质量就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在实践中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把握好高质量就业作为目标和作为过程的辩证关系,在解决就业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就业质量的提升。    

(一)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推动高质量就业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既然新质生产力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这就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仅仅是科技创新和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问题,而是要把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与高质量就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克服“机器排挤工人”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为社会分工带来的新变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发挥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就业活动的提质扩面作用,提高经济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增强制造业就业吸引力,提高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激发新兴产业的就业创造新动能;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二)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中推进高质量就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制度层面上具有一致性、企业和劳动者在生产目的上根本利益一致、分配过程中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具有非对立性,这些都是公有制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就业中具备的制度优势。公有制经济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技能,在分配过程中获得更多劳动产品以用于更好地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为我国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多、机制活,面对市场中的技术变化更具创新动力和活力,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力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在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中改善就业质量

区域和城乡差距是阻碍劳动力高质量发展和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国家战略导向,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支持东部地区培育高质量就业增长极,推动就业机会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扩散,促进区域就业协调发展,削弱“就业极化”现象,推进就业公平。健全乡镇产业升级和就业促进机制,依据各乡镇地方优势条件发展特色产业,丰富乡镇经济业态。促进乡镇就业创业信息流通,推动乡镇劳动者就业创业。促进城乡联动与产业帮扶,加快乡镇产业振兴。加大乡镇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与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四)在完善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环境中提高就业质量

就业服务体系和市场环境既影响择业环节质量,也影响从业环节质量。因此,要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职业素养,培育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与产业技术结构相匹配的技能劳动者,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优势,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优化劳动者就业环境,改善就业条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强就业稳定性,提升劳动者就业获得感与满足感。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三方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畅通劳动力社会性流动与就业信息流通渠道,提高劳动者与岗位匹配程度,努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全面强化风险应对处置机制建设,完善失业保障体系,设计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就业制度。

注: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编号:22&ZD050)的成果。本文的脚注和参考文献请查看期刊原文。

          

作者:刘凤义,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计佳成,皇冠hg1088官方官网博士研究生;刘子嘉,西南财经大学皇冠hg1088官方官网讲师。

(来源:《经济纵横》2024年第6期)


编辑:徐牧谣、李嫦娟

审核:卢彤菲、孙景宇





Baidu
sogou